SHARE
    科技創新

    探索發展「科技金融」的系統性路徑

    2024-02-13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4年2月13日
    撰文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林功成

    VCG41N1419339719.jpg


    創新科技不僅是推動香港社會進步的動力,亦是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做好科技金融置於「五篇大文章」之首,彰顯出中央對科技金融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為了加快技術轉移和支持創新創業發展,香港需要將科技與金融有機結合,探索發展科技金融的系統性路徑。

    「科技金融」是金融支持科創和科技企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動,涵蓋科技金融體系、產品、服務等。而大眾常提及的「金融科技」,其本質是科技手段,是指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對傳統金融業的產品和服務等進行創新。

    科技企業,尤其是科技初創企業,普遍存在風險高、投資周期長、不確定性和成長性高、估值和融資難等特點。事實上,從基礎研究到技術轉移的不同階段,如科技成果產品化、商業化和產業化等,均存在金融需求。然而,大多數科技企業都倒在初創期現金流尤為短缺的「死亡谷」階段。曾有統計顯示,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企業失敗率超過90%。由於研發需要的持續資金投入、缺乏客源和營收、難以獲得後續融資等原因,資金鏈條斷裂往往是壓垮科技初創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補上金融支持科技發展短板

    儘管特區政府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已史無前例地投放了逾1500億港元以支援創科發展,但是香港私營界別在金融方面支持創科發展仍存在短板。創業投資的高風險、低成功率、較長的回報期等特點,或令傳統金融機構避而遠之。此外,科技企業多以知識產權為主要資產,由於缺乏足夠的傳統實物資產作為抵押物,故較難獲得銀行信貸。香港貿發局早前一項針對本地259間初創企業的調查顯示,創業者的個人儲蓄在其創業資金中的平均佔比近六成;而以風險投資、銀行貸款為資金來源的初創企業分別僅佔3%和22%。筆者認為,通過優化香港金融業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價格發現、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融資功能,香港將能增強以金融支持創新創業、技術轉移的能力。

    綜觀全球,不同經濟體均探索出適合自身的科技金融發展途徑。美國以資本市場為主,創投基金在科創融資中發揮重要角色;內地亦已初步建成包括創投、銀行信貸、股市、債市等在內的科技金融體系,並重視引導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截至2023年9月,內地登記備案的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管理規模達14.34萬億元人民幣;同時,各級政府成立了1557隻政府引導基金,管理規模近3萬億元人民幣;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達2.42萬億元人民幣。2023年10月底,上交所科創板共有56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6萬億元人民幣。2023年末,深交所創業板的上市公司達1333家,總市值逾11萬億元人民幣。

    引導投資機構投資科企

    筆者認為,為了激發創科活力,香港可參考各地成功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打造完善的科技金融體系,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具體而言,第一,香港可聚焦當前金融服務科創的短板,構建包括創投、信貸、債券等在內的科技金融體系。第二,政府可考慮更積極引導投資機構,如天使基金、風投基金等,對科技企業進行投資。第三,政府可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發揮金融科技的力量以開發涵蓋租賃、保險等創新型科技金融產品。此外,為科創企業提供更便利的上市融資渠道亦是一大發展方向。

    在香港邁向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創科發展是一大關鍵。筆者相信,通過切實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香港能同時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加快建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